时光回溯,哈电集团70余年的漫漫征程中,一代代哈电人走过无数挑战与机遇交织的道路,每一步都镌刻着历史的厚重,沉淀出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哈电集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贺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哈电历史实际,凝练出“许党报国、改革创新、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凝练成独特的工作品格,更让哈电品牌屹立世界舞台。为进一步传承弘扬“哈电精神”,展示哈电人不断克服困难、改革创新、创造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哈电集团推出“弘扬‘哈电精神’”专题报道,走进一个个鲜活故事,深度探寻“哈电精神”如何在时代熔炉中持续淬炼,赋能未来征途,续写辉煌华章。
今天继续为您带来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哈电精神”故事——《坚守匠心的“装配魔术师”》。
在哈电集团阀门公司二车间的装配工位上,总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三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线,既是装配产线的“突破尖兵”,也是攻克重点项目的“攻坚队长”,更是以共产党员初心使命感染身边人的“先锋旗帜”……他就是哈电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阀门公司装配钳工黄英佰。
带领团队群策群力勇破生产难题
哪里有攻坚难题,哪里就有黄英佰的身影。如果将每一次对生产难题的突破比作攀登一座高峰,那么黄英佰和他的团队,就是那群勇敢的登山者,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公司产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贡献积极力量。
面对古雷深冷超低温闸阀、旭阳化工的蝶阀、青海中控德令哈安全阀、MSR安全蝶阀等一批高新科技产品的生产装配难题,黄英佰带领班组人员接连攻克核电、石化、新能源等多领域关键阀门的装配及试验难关。在公司石化领域大型重点工程——内蒙古宝丰项目中,大口径蝶阀数量多,且阀门密封面的生产加工需装配与机加紧密配合。针对这一情况,黄英佰立即组织团队,全力投入蝶阀密封面生产加工任务,通过采取专项攻关和协同配合等多种组织方式,确保了产品交付后的运行性能稳定,产品质量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在阀门公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黄英佰以刻苦钻研的信念和踏实苦干的作风,在石化类、熔岩类、超低温类阀门上实现多项突破,为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产业工人要精益求精也要技术创新
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黄英佰深刻认识到:创新型技术工人是推动企业发展、助力公司转型升级的中流砥柱。
在大口径蝶阀装配过程上,黄英佰创新提出了调整配合公差、改进钛合金材质研磨方法的工作思路,经过实践应用,解决了多项棘手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他还承担全量型安全阀的装配调试、取证产品以及科研样机的生产作业任务。面对这些装配难度大、试验不合格率高、装配周期长的产品,他运用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自行研制改进工具工装,提高了研磨密封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调配零部件尺寸配合公差,使零部件的公差选配达到最佳。在装配试验过程中,他力求精益求精,严格按照技术文件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生产作业,通过技术改进和严把质量关,使得产品的装配周期缩短20%,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30%,用户交验合格率达到100%。
“100%合格率”背后是技艺更是态度
“他有时候就像‘魔术师’,很多难题到他手里都会迎刃而解”,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正是他扎根车间、深耕一线,以近乎严苛的标准对待经手的每一件产品的真实写照。
在车间里,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面对车间水压试验及电装调试装配的棘手难题,黄英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敏锐的洞察力,结合实际情况抽丝剥茧,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迅速化解技术瓶颈。多年来,黄英佰凭借精湛的技艺与严谨的态度,始终将产品装配试验合格率牢牢锁定在100%。这一成绩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成功攻克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疑难杂症,也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生产制造成本。
在黄英佰的身上,时刻影印着哈电人智慧的光芒与对工作的勤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就能在技能报国的道路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①弘扬“哈电精神”|一把铣刀雕刻“大国重器”
②弘扬“哈电精神”|“我唯恐辜负了这片土地”
③弘扬“哈电精神”|从机床学徒到大国工匠的0.01毫米坚守和匠魂传承
④弘扬“哈电精神”|他用精益求精捧起中国工业“奥斯卡”
⑤弘扬“哈电精神”|看“电机医生”的“十八般武艺”
⑥弘扬“哈电精神”|白日“焰”火 炙热匠心
© 版权所有: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 黑ICP备16000965号-1 黑公网安备23010802000124
邮箱:shiyaguang0451@163.com
售前联系方式:温经理: 0451-87373683
地址: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平房区 哈南三路6号